国家濒科委于2025年9月19日在北京召开“CITES科学机构人才交流项目(TESA)第5期结题评审会”。与会人员包括国家濒科委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张立教授,北京林业大学谢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孟秀祥教授,以及TESA项目第5期成员和国家濒科委办公室工作人员。会议由国家濒科委办公室平晓鸽博士主持。TESA项目第5期人才、新加坡国家公园局的高级研究员Max Khoo De Yuan先生和巴西环境与可再生资源研究所(IBAMA)的环境分析师Júlia Simões Damo女士于2025年7月抵华开展合作研究。会上,两位TESA项目人才分别汇报了各自在华期间的研究成果。
Max Khoo De Yuan的研究题目是“Small-scale transformations: Assessing pangolin scale morphology & genetic identifiability following varied processing treatments”。他通过比较油炸、沙炒、醋淬、炭烤四种炮制方法对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鳞片的形态特征和DNA可识别性的影响,发现虽然炮制导致鳞片物理性状发生了改变,遗传材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降解,但是其关键形态学特征(如鳞床结构、沟槽等)仍可被辨识出来,DNA鉴定的成功率依然较高。研究中编制的《炮制穿山甲鳞片识别指南》为执法鉴定提供了实用工具。与会专家们认真听取了Khoo先生的研究汇报,并就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提问与交流。经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研究方法合理,数据充分详实,结论可信,具有较强的执法支持潜力。专家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要继续扩大样本量与物种覆盖范围,并加强与CITES秘书处及各缔约方鉴定实验室的合作交流,以促进成果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Júlia Simões Damo以“List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 species most trafficked in Brazil and of interest to international trade”为题,系统汇报了其基于IBAMA 2014–2024年非法贸易查获数据的研究成果。她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贸易对特定类群的偏好性,构建了多源数据支撑的物种评分体系,并提出优先监控物种及潜在CITES附录列入建议。与会专家们认真听取了Damo女士的研究汇报,并就其报告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质询和探讨。经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研究数据详实、方法科学、结论可信,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同时建议后续要优化评分体系,纳入生态与经济指标,加强对CITES列入物种保护效果的跟踪评估。随后,专家组长张立教授为Max Khoo De Yuan和Júlia Simões Damo颁发结业证书。至此TESA项目第5期,也是2025年的最后一期的工作圆满结束。
最后,国家濒科委办公室平晓鸽博士对与会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由衷感谢,并对Max Khoo De Yuan和Júlia Simões Damo圆满完成TESA第5期项目研究表示祝贺。TESA项目第5期的顺利结题,再次体现了TESA项目在促进CITES科学机构间知识共享、能力建设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会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