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辅文主任团队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愿景与概念框架,助力生物多样性履约

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与漫长的农耕文明相适应,天人合一理念很早就出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认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以保证自身与环境的长久存在。 

然而,近两百年来占据主流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和科技发展,使人类理所当然地以征服者、支配者的姿态最大程度地改造和开发自然,造成了天人相分的现状以及环境危机。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第一个聚焦于自然保护、阻止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全球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为实现《公约》三大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及惠益分享,2010年各缔约方在日本爱知县通过了《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该战略计划包含与自然和谐相处2050年愿景以及被称为爱知目标20个具体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然而,最新发布的权威报告显示,全球生物多样性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这将严重威胁人类自身命运。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计划于2021年在我国昆明举行。会上将拟定和通过新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保护框架。包括缔约方政府、学术界以及土著人民和本地社区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都在为制定雄心勃勃又切实可行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战略建言献策。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会标

 

根据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反思,以及西方主流和以东方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本地知识系统视角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比较,魏辅文主任团队提出当前的2050年愿景不足以支撑扭转自然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的目的,而中国道教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则可能帮助我们实现该目标。 

与仍然没有摆脱人与自然二分观点的2050年愿景与自然和谐相处相比,天人合一理念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蕴含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尊重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旨在采取可持续性的做法,同时考虑并满足自然需求与人类需求。 

基于此,他们提出了新的2050年愿景:天人合一,即自然本身得到尊重,其规律受到遵从,其组分获得保护,人类通过对陆地和海洋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满足自身需求,以此保证自然与人类的可持续性并使它们归于统一他们用一个四面体结构的概念框架进一步阐释2050天人合一愿景并将其与实践相联系。

 

框架主要元素包括人类的需求、自然的需求以及两者的平衡。只有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以及之后数十年的有效行动,满足自然受到保护的需求、人类保证基本福祉的需求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尊重自然需求,平衡及统一人类与自然需求的新型繁荣,我们才有可能最终实现2050年“天人合一”愿景。

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四个方面,以促成“天人合一”框架的实践和CBD三大目标与2050年愿景实现。这四个方面包括:价值体系转变、整体观和系统性思维、转型变革和缔约方承诺,以及阶段性路径和里程碑目标。

他们认为,尽管设定高比例保护地目标存在争议,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仍需考虑更高的、基于地区的保护/保存目标。只有将造成人类与自然需求矛盾的土地利用方式,转换为能够同时满足两者需求的模式,才有可能真正扭转自然的衰退趋势。

他们建议,设定一系列里程碑目标以明确通往“天人合一”愿景的阶段性路径:“到 2030年,维护1/4个地球以保持完整、具有功能和连续的生态系统支持自然与人类的可持续性,同时解决其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驱动因素;到2040年,将这个比例增加到1/3个地球;到2050年,将这个比例增加到1/2个地球,并最终实现2050年愿景——天人合一”。


以中国天坛图形展示通往UNM愿景的阶段性路径

 

该项研究以“Unity of Nature and Man: A new vision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Post-2020 Strategic Plan for Biodiversity”为题目在线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马天笑博士为第一作者,魏辅文主任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科院先导专项(XDB31000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31821001)的资助。


中文翻译文稿:天人合一: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愿景和概念框架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s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sr/nwaa265/5936570?guestAccessKey=370a6e82-d676-4a6e-b7f5-436031c36fcf

附件下载: